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民事公益诉讼浅析/尹振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7:36:21  浏览:944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事公益诉讼浅析

尹振国


【摘 要】 传统的民事诉讼将原告资格限制在起诉人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当违法行为危害或者将要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时,公民便无法通过司法手段维护社会公益。本文在考察西方国家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产生和现状之基础上,探讨了这一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对我国建构该制度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公益诉讼 公共利益


1997年4月,中国公民王英的丈夫酗酒而死,年仅41岁,王英一纸诉状把酒厂告上法庭,要求被告酒厂赔偿精神损失费60万元,并在酒瓶上加注“饮酒过量会导致中毒死亡”的标记,该案从一审到二审再到再审,王英均败诉。诉讼期间,酒厂多次表示愿意给王英以经济援助,但拒绝在酒瓶上加注警示标志。王英认为,自己之所以费劲打官司,并要求被告在酒瓶加注警示标志是为了广大的活着的消费者的利益。
在中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有些带有公益诉讼性质的案件,法院在作出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裁定中,常常会有这样的表述:该案不属于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或者该案的原告并非本案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或者相对人。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因此,法院作出的裁判是无可厚非的。
由于我国缺失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当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虽然有代表人诉讼或者受害者个体诉讼这两种方式予以救济,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缺陷,不能对社会公共利益予以充分的救济。社会生活中,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主要存在环境保护、消费者保护、遏制不正当竞争、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由于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使得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屡禁不止。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涵义及其特征
1、民事公益诉讼的涵义
公益诉讼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法学家把为保护私人权益的诉讼成为私益诉讼;而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诉讼称为公益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之外,凡是民众可提起。[1]现代公益诉讼起源于美国,美国的《反欺诈政府法》规定任何公民个人或者公司在发现有人欺骗美国政府,索取钱财后,有权以美国政府的名义控告违约的一方,并且在胜诉后分享一部分的罚金,《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规定对于违反托拉斯法令的公司司法部门、联邦政府、团体乃至个人都可以提出诉讼,后来的《克莱顿法》对《反托拉斯法》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诉权的主体。在环境保护法中,公民可以依法对违法者或者未履行法定义务的联邦环境局提起诉讼,要求违法者赔偿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损失。[2]
民事公益诉讼是指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有受侵害之危险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相法院提起民是诉讼,要求法院通过审判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2、关于“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与“个人利益”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社会公众的需要,是社会成员利益的结合体。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涉及到相关概念除“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整体利益”等类似概念,这些概念的含义基本相同。有关公共利益的规定如《宪法》第10条。《行政处罚法》规定其立法目的之一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著作权法》第4条规定著作权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时,“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有关社会利益的规定,如《宪法》第51条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有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的:《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52条也同样规定了订立合同应遵循“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无效“。《立法法》第10条用“国家整体利益“来表述这一概念。公共利益是公益诉讼保护的客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有受到侵害之危险时,通过公益诉讼来救济和保护。
3、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
相对于普通的民事诉讼而言,民事公益诉讼有如下的特征:
(1)公益民事诉讼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
私益民事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因此,建立公益民事诉讼可以使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得到保护。
(2)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一般与民事诉讼标的无直接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的社会组织(包括特定的国家机关)。
(3)民事公益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受到侵害或者有受侵害之危险的社会公共利益。
二、 民事公益诉讼的法理依据
1、宪法依据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管理社会事务。”这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一方面,人民以法定程序把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委托给国家机关行使。另一方面,为了人民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也保留了人民直接岑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当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或者有受侵害之危险时,人民有权依法通过公益诉讼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公民行使公益诉讼的权利,是人民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它是宪法原则在诉讼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个人利益从根本上来说与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时一致的。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也必然最终侵害到公民的个人利益。
2、民法依据 《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的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第55条第3项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不得违反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的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尽管实体法对维护国家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作了明确具体的,但对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权益由谁去维护,如何维护?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程序法的空白使实体法律无法适用。“无救济即无权利权利”,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不断地受到侵害而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   
3、诉讼法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22条规定:“如果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目前我国法律在民事公益诉讼方面最直接的规定。在民事诉讼中,第2条对民事诉讼人的规定和第54条关于诉讼代表人制度的规定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事公益诉讼的精神。诉讼代表人制度则是现行法律规定中较明确公害事件的司法救济的主要形式。 
三、民事公益诉讼提起的主要障碍
如何通过民事公益诉讼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从目前来看,存在如下困难:
1、法律上的障碍
当事人享有诉权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主体方面的要件,即有权请求诉讼救济的主体,即当事人适格问题;二是客观方面的要件,即就特定的民事纠纷有适用诉讼救济的必要,即具有诉之利益。按照传统的诉讼理论,当事人适格必须在具体的案件中享有,诉权的当事人必须在具体的案件中享有。诉权的当事人必须是与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的社会组织。”因为这一规定,维护公共利益的人因与本案无直接的利害关系,而而求告无门。在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中,虽然赋予了公民的公民民主监督的权利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力。但是,大都比较抽象,没有具体配套的制度,导致权利无法落实。
再就举证责任而言,“谁主张。谁举证”,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原告往往处于弱者地位,难以举证。
2、经济上的障碍
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诉讼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缴纳其他诉讼费用。现实中,侵害国有资产和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环境的案件的诉讼标的额往往十分巨大,提起民事诉讼必须缴纳高额的诉讼费用,一旦败诉,个人就要承担巨额的诉讼费用。再者,侵害公共利益的被告往往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远远胜与原告,原告受不了诉讼延迟的折磨,民事公益诉讼会变成异常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这使得原告望而却步。
3、文化上的障碍
传统文化上,我国是一个义务本位的社会,民众的公众意识薄弱,对自己周围的公共权益的关注甚少。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污上双”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儒家的“和为贵”处世哲学的影响,老百姓大都不愿意打官司。
四、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构想
如何建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既涉及到理论问题,由涉及到技术造作的问题,针对大量的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迫切需要修改现行民事诉讼法,尽快消除公益诉讼的障碍。
1、诉权理论之发展
“有权利必有救济”,提起诉讼的前提拥有起诉权。关于诉权理论,学者有多种看法。通说认为,诉权是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纠纷,公民请求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或民事权益的权利。一般情况下,诉权主体界定为直接利害关系人即诉讼标的争议的主体。那么,就必然导致大量的民事权利得不到司法救济,民事纠纷也得不到及时地解决。但是,我们认为,诉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公民权,民众将权力委托给国家行使,公民之间纠纷可借助于国家的力量加以解决,公民也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和受案范围的扩大
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范围超出了传统的直接受到公益违法行为侵害的个人,相关社会团体和人民检察院。相应地应该扩大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3、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
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公诉是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之一。
(1)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应当受理的案件,法院未受理的,可由检察机关行使公益公诉权。
(2)在法院对公民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作出书面裁定的,当事人不服的,可在法定期限内上诉,检察机关也可以提出抗诉。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银行外汇业务范围界定①

国家外汇管理局


银行外汇业务范围界定①
国家外汇管理局


(1996年5月16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①这里的银行是指经营外汇业务的中资银行。


一、外汇存款
包括对公外汇存款和外币储蓄存款。
对公外汇存款是指银行吸收境内依法设立的机构、驻华机构和境外机构外汇资金的业务。其中:银行吸收境外机构的外汇资金应纳入外债管理②。
注②银行吸收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外汇资金也已纳入外债管理。
外币储蓄存款:银行吸收自然人外汇资金的业务。
外汇存款利率应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利率的规定。
此业务项下不包含离岸业务。
二、外汇贷款
外汇贷款包括境内外汇贷款和境外外汇贷款。
境内外汇贷款:是指银行对境内依法设立的机构和具有中国国籍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发放的外汇贷款以及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转贷款和进出口信贷。银行发放境内外汇贷款的利率应遵守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利率的规定。
境外外汇贷款:是指银行对境外机构和我国在境外注册机构发放的外汇贷款和进出口信贷。银行发放境外外汇贷款须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审批。利率应依照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
银行发放境内、外外汇贷款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其有关规定。
此业务项下不包含离岸业务。
三、外汇汇款
是指银行利用结算工具将客户的外汇资金汇入客户指定的帐户或解付汇入的外汇资金。
此业务项下不包含离岸业务。
四、外币兑换
是指银行和银行设立的外币兑换分支机构办理的自然人、驻华机构在非贸易项下的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
此项业务中“外币”包括外币现钞、现汇存款、外币支票、外币信用卡、旅行支票、旅行信用证等。
以人民币汇价套算的两种外币的兑换应视为两次外币兑换。
银行办理此项业务应遵守非贸易外汇管理有关规定。
五、外汇同业拆借
是指金融机构间临时调剂外汇头寸余缺的借贷行为,包括境内外外汇同业拆借。
境内外汇同业拆借的对象为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可经营外汇业务的境内中资金融机构。拆借双方应以合同形式明确外汇拆借的金额、期限、利率、用途及双方权力和义务或通过授信额度进行。拆借的期限和利率应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
境外外汇同业拆借的对象为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境外外汇同业拆借可通过授信额度进行,境外外汇同业拆借的利率应依照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银行从境外拆入资金应受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定的短期外债指标控制,实行余额管理。
银行办理外汇同业拆借业务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其有关规定。
六、外汇借款
包括境内外汇借款和境外外汇借款。
境内外汇借款是指银行向境内中资金融机构按规定利率借进一定数额的外汇资金。境内外汇借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境外外汇借款是指银行直接向境外金融机构或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借进一定的外汇资金以及银行接受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转贷款。境外外汇借款利率依照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接受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转贷款除外。境外外汇借款须受国家外债规模控制。
七、发行或代理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
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外汇债券、外汇票据等。
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是指银行作为发行人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
代理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是指银行作为代理方代客户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承销和兑付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的经营活动。
银行在境外发行和代理境内客户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受国家外债规模控制。
八、买卖或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
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是指银行以自有或自筹外汇资金,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买入或卖出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
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是指银行作为代理方代客户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并收取一定手续费的经营活动。包括银行代客户从事资金管理所进行的股票以外外币有价证券交易活动。
银行在境外证券市场上买卖或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须按季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备案。
九、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
外汇票据承兑:是指银行作为外汇票据受票人承诺在外汇票据到期日执行出票人付款命令的行为。
外汇票据贴现:是指银行为外汇票据持票人办理的票据融资行为,银行在外汇票据到期前,从票面金额中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外汇票据持票人。
十、贸易、非贸易结算
银行受客户委托办理的贸易、非贸易项上的结算业务,包括开立进口信用证、付款保函,办理进口代收、汇出境外汇款等及售汇、付汇;通知国外开来出口信用证、保函,办理出口审单、议付、托收、国外汇入汇款的解付等及结汇。此外还包括进出口押汇、打包放款等贸易融资业务。


此业务项下不包含离岸业务。
十一、外汇担保
银行凭其资信以自有外汇资金向境内外债权人或其他受益人承诺,当债务人未按合同规定偿付外汇债务时,由担保人代为履行偿付外汇债务义务的保证。
外汇担保包括境内外汇担保和涉外外汇担保。境内外汇担保:是指银行对境内债权人或其他受益人出具的外汇担保;涉外外汇担保:是指银行对境外债权人或其他受益人和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出具的外汇担保。
银行办理外汇担保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其有关规定。银行办理涉外外汇担保应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的《境内机构对外提供外汇担保管理办法》。
十二、自营及代客外汇买卖
自营外汇买卖:是指银行以自有和自筹的外汇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按市场汇价进行的可自由兑换货币间买卖的经营活动,包括银行从事资金管理所进行的外汇买卖交易活动。
代客外汇买卖:是指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依据其委托指示买入或卖出外汇,并根据交易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的交易经营活动。包括银行代客户从事资金管理所进行的外汇买卖交易活动。
个人外汇买卖:银行根据国际外汇市场汇价水平,为自然人办理以保值避险为目的的可自由兑换外币间买卖并收取一定手续费的经营活动。
银行经营自营外汇买卖应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关于金融机构办理自营外汇买卖业务的管理规定》③。银行经营代客外汇买卖应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金融机构代客户办理即期和远期外汇买卖管理规定》④。有权经营代客外汇买卖业务的银行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批
准,可经营个人外汇买卖业务。
注③由《金融机构外汇买卖业务管理规定》取代。
注④由《金融机构外汇买卖业务管理规定》取代。
十三、外汇信用卡的发行和代理国外信用卡的发行及付款
外汇信用卡的发行:是指参加信用卡国际组织的境内商业银行经批准在境内向个人和单位发行信用支付工具的业务。
代理国外信用卡的发行:境内银行与境外发卡机构签订协议代理其发行信用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代理国外信用卡付款:境内银行为境外发卡机构发行的信用卡持卡人在境内消费和取现办理清算的业务。
外汇信用卡持卡人为境内非居民的,可在境外和境内特约商户及代办银行使用;持卡人为境内居民的,只能在境外使用外汇信用卡。外汇信用卡包括商务卡和个人卡两种。商务卡申领对象为国外在华常驻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和有现汇帐户的国内企业;个人卡申领对象为国外在华常驻人
员和有合法外汇收入的中国公民。
银行发行和代理发行外汇信用卡应与持卡人建立授信额度制度。
境内使用外汇信用卡须遵守境内不得外币计价结算的规定和其它有关规定。
十四、资信调查、咨询和见证业务
资信调查:是指银行接受境内外客户委托,对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或对客户自身资信进行调查,向其业务对象证明自身资信的业务。
咨询:是指银行接受客户委托,解答与金融业务有关的询问,或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业务。
见证业务:是指银行为申请人提供证明,证明申请人向受益人所提供的材料属实、有履约能力,但不负法律责任的业务。
十五、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其它外汇业务:是指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银行外汇业务发展的需求和经营状况批准的上述十四项业务以外的外汇业务。
附则:
一、本界定中用语的含义
(一)自然人:包括个人和来华人员。个人和来华人员含义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二)驻华机构:含义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三)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包括境内设立的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或外资、中外合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离岸业务有关管理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另行制定。



1996年5月16日

中国银行关于发送汇款电文统一采用SWIFT格式的通知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关于发送汇款电文统一采用SWIFT格式的通知
中国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济南分行,上海浦东分行,总行营业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以及与国际经济交流的不断发展,我行的汇款业务迅速增加,其中约85%的美元清算是通过纽约分行进行的。近接纽约分行反映,由于国内一些分行汇款电文没有采用SWIFT标准格式,给操作处理带来很大不便,从资金划拨速度和准确性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均
不符合当前国际银行的通常做法。总行在1992年制订颁发的《中国银行国际汇款业务掌握原则》中要求:“采用电传方式汇款的各行应逐步采用SWIFT MT100格式发出付款指示电传,采用MT202格式发出划拨头寸电传;采用SWIFT系统汇款的各行,必须严格按照标
准格式发出付款指示和划拨头寸。”有的分行对此执行得比较好。但从纽约分行的反映中可以看出此项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了贯彻执行上述规定,加快在操作上与国际标准化接轨,维护我行国际大银行的形象,总行根据纽约分行的建议,对各行对外所发汇款电文进一步规定为:
1.从1995年1月1日起,凡能通过SWIFT系统发送付款指示和头寸划拨指示的,一律通过SWIFT系统发送。
2.凡不能通过SWIFT系统发送付款指示和头寸划拨指示的,必须按SWIFT MT100格式发送付款指示电传和按MT202格式发送头寸划拨指示电传。
3.以后陆续开通SWIFT系统的各行,都必须按第一条的规定办理。
4.有关SWIFT MT100格式和MT202格式及简要说明附后,有需要进一步资料的,可与总行信息科技部联系。
5.关于业务培训,已开通SWIFT系统的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海南省、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分行,自行负责辖内业务人员的培训,其他各行也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进行培训。总行信息科技部拟在明年制作SWIFT培训课程录相带在全行系统发行,有关问题将另
行通知。
望各行接到通知后遵照执行,有问题及时向总行国际业务部反映。

附件一:关于建议统一付款电格式的函
总行国际业务部:
随着国际间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资金划拨业务迅猛增长。同时,社会经济活动节奏的加快,也对资金划拨的速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国际间资金划拨业务的需要,世界上一些主要货币所在国的支付系统均实行了高度的电脑化、网络化,电脑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又对国际资金划拨中的传统操作手段提出挑战。传统式的、价格昂贵的国际电传通讯方式,已逐渐被快捷的、廉价的SWIFT通讯方式所取代;在操作
上耗时费力的自由格式付款指示,已逐渐被规范的、分类清晰、无需人工过多干预的标准格式所替代。这一改变,节省了人力并减少了差错,保证了支付业务处理的准确、及时、高效。从而也降低了银行的清算风险和服务成本。
据我行所知,总行多年来一直计划修改现行的凭证格式,也曾委托几大省级分行起草、修改和研究有关凭证格式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定稿。目前仅付款电格式而言,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这类付款指示因善制和复核难以准确,经常混淆和遗漏收款行和受益人两个关键当事方的
标识代码或地址。对于此问题,代理行对国内行反映比较大。正像总行组织的国际清算代表团1994年5月赴美考察汇报材料中谈到的:“站在花旗银行的自动化设备前,当花旗主管人员拿出国内行不合格的委托电抱怨有65%以上不合格需人工处理,即使逐笔扣费仍不情愿接受的时候
,我们深深感到面对当今的国际网络化这曲主旋律,那些不合格、非规范化的付款指示成了极不和谐的音符”。我行作为总行指定的美元清算的主渠道,在办理此项业务中,亦与清算代表团有同感。
目前,国内总行和几家分行已开通了SWIFT通讯线路,但开通SWIFT的国内行并未充分利用这一通讯手段,反映在利用SWIFT通讯收报的多,发报的少,便利了其他银行,自己并未获得应有的效益。对于不具备发SWIFT付款指示的国内行,我行和东京分行均曾建议总
行向国内行提出发格式化电传付款指示的要求,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个别分行做到了,绝大多数仍无动于衷。
鉴于上述原因,为了维护中国银行国际大银行的形象,提高中国银行的声誉,尽快创造条件在某些方面尽快与国际标准化接轨,建议总行重视付款指示规范化的问题,对此,我行建议:
1.自1995年1月1日起,国内已经开通SWIFT并能发送SWIFT付款指示的行,一律通过SWIFT发出付款指示;
2.目前仍不能通过SWIFT发送付款指示的行,应按SWIFT MT100或202格式发出电传付款指示;
3.对上述规定执行情况,我行将定期上报总行,直至走上正规为止;
4.对未按文中1.2.规定办理的委托我行转汇业务,我行可参照代理行的做法,适当增加收费。
为便于总行尽快统一付款电格式,随函将有关资料一并附送,供参考。
附件一:SWIFT MT100格式
附件二:SWIFT MT202格式
附件三:纽约花旗银行关于IS07746号电传付款格式点滴介绍
附件四:纽约花旗银行根据IS07746号编制了电传付款指示样本
附件五:我行建议的客户汇款业务电传付款指示格式样本
附件六:我行建议的银行间资金划拨业务电传付款指示格式样本
附件七:我行客户汇款业务凭证格式
附件八:美洲银行MT100,202支付命令格式
附件九:成都分行较规范的付款电一份
附件十:交通银行汕头分行较规范的付款电一份

附件二:SWIFT格式中字、位、符号的说明

n:数 字
a:字 母
■:字母或数字
x:字符(包括:括号、引号、间隔、换行等等)
[]:供 选 择
■:间 隔
*:行 数
_:固定位数
例:2n=不得超过2位数字
3a=固定为3位字母

4·35x=不得多于4行,每行不得超过35位字符
6n=固定为6位数字

16x=一行不能超过16位字符
11■=不得多于11位数字或字母
号,或∥FW加9位数字的FED WIRE号)。


附件三:SWIFT MT100格式及简要说明
电讯格式注释及业务实例:
MT100 客 户 汇 款
----------------------------------------------------------------
|MT 100 CUSTOMER TRANSFER |
|--------------------------------------------------------------|
|M/O|Tag|Field Name |Content/Op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 15|Test Key |16x |
|---|---|-----------------------------------|------------------|
| M | 20|Transaction Reference Number (TRN) |16x |
|---|---|-----------------------------------|------------------|
| M |32A|Value date,Currency Code,Amount |6n 3a 15 number |
| | | | ̄  ̄ |
|---|---|-----------------------------------|------------------|
| M | 50|Ordering Customer |4*35x |
|---|---|-----------------------------------|------------------|
| O |52s|Ordering Bank |A or D (see below)|
|---|---|-----------------------------------|------------------|
| O |53s|Sender’s Correspondent Bank |A or B or D |
----------------------------------------------------------------

----------------------------------------------------------------
| O |54s|Receiver’s Correspondent Bank |A or B or D |
|---|---|-----------------------------------|------------------|
| O |57s|“Account with”Bank |A or B or D |
|---|---|-----------------------------------|------------------|
| | | |〔/34x〕 |
| M | 59|Beneficiary Customer |4*35x |
|---|---|-----------------------------------|------------------|
| O | 70|Details of Payment |4*35x |
|---|---|-----------------------------------|------------------|
| O |71A|Details of Charges |3a |
| | | | ̄ |
|---|---|-----------------------------------|------------------|
| O | 72|Bank to Bank Information |6*35x |
----------------------------------------------------------------

M=Mandatory O=Optional
15:普通密押,在SWIFT电讯中不使用。
----
|20|:业务参号:指此笔汇款业务的参号(参号中不能使用双斜线“∥”。)
----
-----
|32A|:汇款起息日,货币符号及金额,此三项不得有空缺。
-----
----
|50|:汇款人
----
52S:汇款行(S=A或B或D)
53S:发电行的代理行,如果发电行与收电行之间无帐户关系,可使用此项。(S=A或B或
D)
54S:收电行的代理行。
57S:账户行:汇款人指定汇款行将款汇入收款人的某一银行。在不同类电讯中,此项定义
不一,需酌情考虑。(S=A或B或D选择D时,可使用∥CH加6位数字的CHIPS
----
|59|:收款人:收款人可以是某一个人,某家公司或收款人的账号。
----
70:付款理由或汇款人附言。
71A:汇费:此项一般不填,表示费用由收款人负担。
72:附言:指银行与银行之间的附言与收/汇款人无关。
---- -----
注:O=OPTION可选项目 M=MANDATORY必选项目,在MT100中|20|,|32A|,
---- -----
---- ----
|50|,|59|为必选项,其他各项可根据业务性质选用或不用。
---- ----
S=A:SWIFT名址代码
S=B:收/发电行的分行
S=D:银行全称
4*35X:可填四行,每行字符数不得超过35个。
〔/34X〕:当使用账号时,账号前面要加一斜线“/”此项的其他内容可另起一行。
15number:金额不得超过15位数字。


附件四:SWIFT MT200格式及简要说明

MT202单笔头寸调拨入他帐
-------------------------------------------------------------
|MT202 BANK TRANSFER IN FAVOUR OF 3RD BANK |
|-----------------------------------------------------------|
|M/O|Tag|Field Name |Content/Option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 15|Test Key |16x |
|---|---|-----------------------------------|---------------|
| M | 20|Transaction Reference Number (TRN) |16x |
|---|---|-----------------------------------|---------------|
| M | 21|Ref.To Related Message/Transaction |16x |
|---|---|-----------------------------------|---------------|
| M |32A|Value Date,Currency Code,Amount |6n 3a 15 number|
| | | | ̄  ̄ |
|---|---|-----------------------------------|---------------|
| O |52s|Ordering Bank |A or D |
|---|---|-----------------------------------|---------------|
| O |53s|Sender’s Correspondent Bank |A or B or D |
|---|---|-----------------------------------|---------------|
| O |54s|Receiver’s Correspondent Bank |A or B or D |
|---|---|-----------------------------------|---------------|
| O |56s|Intermediary Bank |A or D |
|---|---|-----------------------------------|---------------|
| O |57s|“Account with” Bank |A or B or D |
|---|---|-----------------------------------|---------------|
| M |58s|Beneficiary Bank |A or D |
|---|---|-----------------------------------|---------------|
| O | 72|Bank to Bank Information |6*35x |
-------------------------------------------------------------

M=Mandatory O=Optional
15:普通密押: SWIFT电讯中不使用
----
|20|:指此笔头寸的业务参号(业务参号中不可使用双斜线“∥”)
----
----
|21|:原始参号或有关业务参号,如果无此参号,可填入“NONREF”字样(参号中不可
---- 使用双斜线“∥”)
-----
|32A|:起息日,货币符号,金额(此三项不得有空缺)
-----
52S:汇款行
53S:发电行的代理行
54S:收电行的代理行
56S:中间行
57S:帐户行
-----
|58S|:收款行
-----
72:附言
O=OPTIONAL 可选项目 M=MANDATORY必选项目
---- ---- ----- -----
在MT202格式中|20|,|21|,|32A|,|58S|为必选项,其余各项可根据业务性质选用或不用。
---- ---- ----- -----
S=A SWIFT名址代号
S=B 收/发电行的分行
S=D 行名全称(选用56S,57S或58S,当S=A或S=B时可使用∥CH加6位数的
CHIPS号或∥FW加9位数的FED WIRE号)



1994年12月20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